在婚姻中遇到問題,所以男人大多選擇離婚或出軌,而女人大多想改變男人。女人要做出離婚的選擇是痛苦的,因為要擔心孩子和未來。不離婚也是痛苦的,這意味著有漫漫長路的要走,但這幾乎不需要做任何改變。所以想辦法改變男人,卻是她們本能最想找的捷徑。
最近的路,卻往往是最遠的路。很多女人正是因為走上這一條路,才會對自己和男人徹底失望。你終于發(fā)現(xiàn):不管接不接受,婚姻就是那個樣子。當你敢于承認無法真正改變一個男人時,婚姻對于你而言,才開始有不同的意義。
有調(diào)查研究顯示,大多數(shù)的男人和女人,都是在沒準備好的情況下進入婚姻,所以剛開始大家都不知如何跟對方相處。當關系穩(wěn)定后,如果妻子忙于家務和孩子,男人很可能就忙于工作應酬,在社會競爭中去追求自我實現(xiàn),較少審視親密關系的質(zhì)量。
這時最先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表示不滿的往往是女人,她們會生氣、爭執(zhí)、吵鬧來試圖讓男人發(fā)生改變,可大多數(shù)男人根本不明白自己哪里要做改變,或者為什么需要做改變,反而覺得女人在無理取鬧。
既然所做的努力對改變男人無用,這是否就意味著,在婚姻關系里,女性就必須聽天由命呢?世界家排大師海靈格說:在關系中,都是女性引領男性,親密關系也不例外。那么,改變和引領有什么樣的不同呢?
簡單來看,改變是我們站在自己的立場,要求對方應該怎么做;而引領是我們先做好自己的部分,讓別人有意愿反思他自己的做法,從而調(diào)整修正他的認知和行為。
也就是說若是女性希望親密關系的質(zhì)量得到提升,自我成長就必須走到男性的前面。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大齡的女性,最終會嫁得很幸福,因為他們在等待的時間里,經(jīng)歷了長長的自我探索之路,而不是僅僅在等待一個更合適的愛人。
張德芬說:能夠了解自己,關注自己內(nèi)在,從而改變外在世界的女人,就能夠在親密關系中,扮演一個良好的主導角色。這種主導,不是常見的女追男跑,而是一個了解自己和懂得自己的女人,遇到問題時,具備的那一份智慧和覺察,一份可以讓情感關系化險為夷的淡定和從容。
為什么當女性回歸自己的內(nèi)心,卻可以提升親密關系的質(zhì)量呢?
1、理解自己,為自己情緒負責
在親密關系中,女性有著更豐富細膩的體驗,所有也更容易產(chǎn)生不同的情緒。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:具體的事件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,而人們對事件所持的信念、看法、理解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。
2、不經(jīng)過省思,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
很多女性受情緒的助力,不愿意停下來思考自己,覺得就要這樣做才舒服,要逼得對方無路可走,其實已經(jīng)不是在提升關系,而是在逼對方做出拋棄自己的決定。而這一部分女性恰好對關系非常在乎,并不希望一段感情徹底破裂。而男性在面對強烈沖突時,大多會選擇逃避拒絕溝通,所以用這樣的極端方式掌控對方的想法,其實很難奏效,只會讓另一半躲得越來越遠。
3、自己不清楚的需要,對方不會輕易滿足
若我們提出的需要是矛盾的,自己也會沒有信心。比如要對方信任或?qū)R唬鴮嶋H上自己都在猶豫和逃離;比如要對方積極上進,實際上自己也在消極懶惰;比如想對方更懂自己,自己卻從未試著先懂對方。當需求矛盾時,對方很難透過表面理解我們真實的需要,有時甚至候自己也會覺得不重要,不值得對方做這樣的改變,所以表面看起來是在義正言辭地提要求,內(nèi)心卻又在否定自己的要求。
4、自己所做的一切,都在教對方如何對你
不管有多么豐富經(jīng)歷的男人,或許他們知道怎樣討女人歡心,卻不一定知道如何真正懂得一個女人。進入親密關系,就是一個新的開始,對方會以你對待自己的方式來理解你。比如,你總是壓抑自己的感受和內(nèi)心的委屈,對方也會經(jīng)常忽略你的需要表達;比如,你總是不習慣把自己的想法跟對方溝通,對方也覺得你不需要做更多的情感交流;比如,你怨恨自己,責備自己,打擊自己,對方也會不知不覺開始這樣對你。兩個人相處的模式,就是這樣在互動中潛移默化地形成。
在親密關系中,女性是更早意識到自己有成長需要的一方,卻又常常因為現(xiàn)實的困境和暫時的關系緩和,輕易放棄自我成長之路。她們會覺得若是對方不改變,自己做什么都沒有意義;也或是覺得只要對方有一些改變,自我成長就應該停止了。實際上,我們所做的一切,并非為了某一段關系或者一個男人,而是讓自己可以具備一些不同的能力,在親密關系中做一個更自在幸福的女人。
昆明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